「逃离式创业」的年轻人,被奶茶店、咖啡馆坑得血本无归
浏览量:
攒到一笔启动资金后,潇洒地告别职场,然后开启憧憬已久的创业项目,这是很多职场社畜的奋斗目标。这个代表了“诗和远方”的创业项目,十有八九会是奶茶店、咖啡馆、花店、小餐馆……而这些年轻人最向往的创业项目,全部中了闲鱼《2021年度十大创业雷区》。甚至有网友戏称,拿出全部家底开店后,把设备器材等固定资产挂在二手网上“回血”,是他创业以来赚到的最大一笔钱。
社会观察类综艺《亲爱的小店》里,90后女孩Viola和Zoey抱团创业,闺蜜俩掏空所有积蓄,在杭州拱墅区开了一家很有情调的咖啡店。Viola总结自己的初心:这是一场“逃离式创业”,逃离了被控制、被约束、被安排,远离了职场中的PUA和KPI,为的是追求理想状态下的慢节奏生活。Viola和Zoey折射了当下青年人普遍的创业心态。《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(2021)》显示,中国青年创业动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:从事感兴趣的事、获取财富、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。Viola满怀期待地开始创业,现实却是咖啡馆的生意冷冷清清,要么就是闺蜜俩面面相觑,要么是稀稀拉拉偶尔来一两个客人。比起心力消耗与热情消磨,更残酷的是小店的经济状况。从开店起,咖啡馆平均每月亏损一万块,资金勉强能撑到今年年底。为了盘活咖啡店,有多次成功创业经验的改造官Elsa提了很多建议,从店铺装修改造,到打通外卖渠道、线下BD拓展,再到挂耳咖啡的产品升级方案……可是Viola与Zoey却不太赞同这一套“All-in式创业”。在他们的定义里,自己创业是为了享受慢节奏、有品质的生活,外卖节奏太快很难保证咖啡品质,为了附近的白领提早开店时间对自己是一种消耗。Elsa为小店装修忙前忙后时,两位真正的店主却在练舞、爬山,享受生活。意见冲突时,Elsa质疑:你们为此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了吗?这句直戳痛点的提问,也揭开了一些青年人“逃离式创业”的伪面具。
·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上下班时间,还是996乃至007不计回报的All in?·是一本万利,实现财务自由;还是掏空家底,独自承担所有经济风险?·是顶着“老板”Title的体面,还是在一次次被拒后微笑着继续推销自己?
俞敏洪刚开始搞英语培训班时,辞去了北大英语老师的正式工作,提着浆糊桶到北大门前贴招生广告;罗永浩的手机创业梦碎后,背上了6个亿的债务。当你决定开始创业,除了畅想成功后的风光与富裕,还要预设到失败后的压力面。你可以脑补一下,如果你失去了身上最耀眼的Title,甚至有一天被迫退场,能不能像俞老师一样体面转身?如果有一天你因创业失败背上了巨额债务,有没有勇气像老罗一样承担责任,另谋出路、书写一部《真还传》。
Elsa指导两位咖啡店主创业时,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:这个我们试过了,但是不行。在独立采访中,Elsa坦言:创业需要敬畏感,要在一次次被拒绝后仍能走出去推销自己。创业是一条持续奔跑的路,需要有足够的心力和动力才能上赛道,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。的确,创业就像徒手攀岩,谁都能轻松看到高峰,但是想真正登上高峰并不简单。失败后又战、再战、绞尽脑汁尝试各种办法,有这样的心力和动力才是合格的创业者。
在很多人眼里,创业是一件高风险高收益的事,所以优秀的创业者常常与“善于冒风险”划等号。但《低风险创业》中的观点却是: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是一个善于掌控风险的人。李先生最早是靠塑料花生意发了家,但他做成这门生意十拿九稳,因为他在塑料花工厂里打过工,对生产成本、销售定价、推广渠道、宣传方式以及大客户是谁等细节了如指掌。于是李嘉诚在创业时,就是找到了相应的这些团队,因此能够确保塑料花生产出来一定质量好、卖得掉,风险低收益高。樊登本人也是低风险创业的践行者。他在做大学老师期间兼职讲书,当副业收入达到5000万时,他才创立了樊登读书会,真正全职投入知识付费的创业。所以创业一定要挑自己熟悉的项目,而不仅是自己感兴趣的项目;不能只考虑“这件事对我的价值”,而是冷静且深刻地分析“我对客户有什么价值”。然后,心力和动力需要All in,却大可不必卖房创业、贷款创业,承担巨大的经济风险。
创业,一定要辞掉稳定的工作吗?一定要单打独斗当老板吗?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宁向东在《清华管理学课》里重新定义了“创业力”:
过去,我们认为创业力是创业企业家,或者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。但在未来,我认为创业力在某种意义上,会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在职业化生存中的一种必要的能力。
未来的“创业”,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当独立的老板;有创业力,也并不意味着是一种单打独斗的能力。
朋友小秦曾经在国企里做财务,他把Excel玩得特别溜,处理表格又快又准,很快就做到了主管的位置上。后来他想,怎么才能让自己的这项技能更好地发光发热呢?于是他借助线上课程平台,开发了一套职场Excel课程,每当有同事咨询相关的表格处理方法,他就直接把课程链接发给对方。刚开始这套课程是免费的,可是随着章节越来越丰富,浏览量越来越高,一方面集团内部额外付费邀请他做内训,另一方面在线平台也跟他商谈给课程定价、向外推广。很快,他就靠自己的职场技能 创业力,在工资以外赚到了10万块。又隔了一年,小秦副业越做越大,他才决定辞职创业,成为跟平台、企业合作的独立培训师。小秦创业的第一步,并不是一个“我要创业”的想法,而是先找到了一个需求切入点,接着做出产品原型,然后不断打磨、迭代、优化自己的产品。接着小秦开始与外部资源衔接,与企业及线上课程平台合作,挖到了合适的推广渠道、宣传方式。换句话说,他把资源与产品结合在一起,扩大了生意的规模。再往后看,当小秦的培训事业越做越好,他很有可能要招募助理、其他培训师,开始学着带团队、激励他人,瞄准更大的业绩目标。「发现需求 - 打磨产品 - 整合资源 - 带领团队」,这些都是创业者应有的能力素质。显然,当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,哪怕不出来自立门户,也会成为各个企业、平台追捧的人才。1、哪怕是企业中的普通一员,也要有“为自己的未来奋斗”的创业心态。2、对潜在机会保持灵敏度,不要总是被动地等待安排,你需要积极主动地发现需求。3、以打磨产品的标准,孜孜以求地完成你的工作,让结果经得起市场的检验。4、推动工作的过程中,整合外部一切可调度的资源,激励身边所有可协助的人才。朋友小Y就是“职场创业者”的代表。他所在的公司尝试开辟新赛道,当其他同事都怕麻烦、怕失败时,小Y怀着“多积累点经验总不会错”的心态,申请成为新项目的负责人。新业务的开展当然不顺利,但小Y的创业者心态让他始终乐观,对内反复沟通、争取资源,对外有针对性地参加了很多论坛、行业聚会,持续拓展商机。忙活了大半年,原本是公司高层预计赔本试水的项目,不仅让小Y折腾活了,还实现了40%盈利。最终,公司决定由小Y主导成立一个新部门,在新财年挑战更大的业绩目标。对于小Y来说,这不就是一段有稳定保底工资的创业经历吗?
当你掏空家底,展开一场「逃离式创业」,最终赚到的很可能只是一点社会付给你的辛苦费。而当你武装好「创业力」,哪怕是在最平凡的公司里,依然有可能像创业者那样去探索和解决问题,享受事业、获得财富、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。本文系转载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除非确实无法确认,我们都会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如需要转载,请联系原作者。如需转载,请务必注明以上信息,侵权必究。